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肝肾 > 肝病常识
症状:胁肋刺痛,乏力,纳差口粘,脘腹痞闷,胁下痞块,便溏不爽,舌胖大瘀紫,苔白腻,脉细涩。治则治法:健脾化痰,活血化瘀。方药:二陈汤合大瓜蒌散、酒积丸加减。木香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01
 1.诊断要点(1)根据毒物接触史(职业性或非职业性)、现场调查、流行病学史及生物监测等获得病因学资料。(2)综合分析症状、体征、肝功能试验以及其他必要的检查,获得急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01
中医认为,体质下降、饮酒、食积、郁闷、过食肥甘厚味等,都可能引起肝功能发生改变。黄疸(内湿肝炎):内经曰:诸湿肝满皆独脾土,夫黄疸为病,肌肉必虚肿而色黄,盖湿热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01
1)出现极度乏力,以至生活自理都感到困难。2)严重 的食欲不振,每天主食难以维持。3)两上述症状单独出现一个,经休息,饮食及自身调节不能缓解者,应立即就医。4)明显出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01
静止性肝硬化的肝功能代偿功能较好,它并非肝病的晚期,关键在于如何使病人长期停留在疾病的代偿期,而不进入失代偿期。此种病人,体质消瘦,乏力,纳差等全身症状明显,门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01
大家都见过这么一种现象:刚出生的婴儿会本能地紧握拳头。这个动作其实是道教养生中常用的一种手式——“握固”。“握固”在古籍中有许多记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01
1、食欲不振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,若是肝脏出现了问题,那么消化功能肯定会受到影响,食欲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下降,同时还有可能出现恶心、呕吐等现象。2、情绪不佳中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01
青色食物中医理论认为“青入肝”,即青色食物进入人体后可以通达肝气,起到很好的疏肝、解郁、缓解情绪的作用。“青色”指的就是绿色食物,主要指绿叶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01
中医认为白酒是一种药,具有气味刚烈,辛窜善走的特征,可用来治疗寒性的关节肢体疼痛,通经络之寒邪瘀血,其气清扬上浮,能引诸药上行。白酒作为药看待,自然只能药用,而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01
一、枸杞子:补益肝肾还明目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:“枸杞久服能坚筋骨、耐寒暑,轻身不老,乃中药中之上品。”枸杞子入肝、肾经,可以滋补肝肾,益精明目,是滋补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01
近年来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,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,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。在体检人群中,很多人的体检单上都有“脂肪肝”这个诊断,但很多脂肪肝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01
病毒性肝炎是由几种不同的嗜肝病毒(肝炎病毒)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好久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感染性疾病,是法定乙类传染病,具有传染性较强、传播途径复杂、流行面广泛、发病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9-01
丙型病毒性肝炎(简称丙肝)是由丙肝病毒(英文缩写HCV)引起的一种传染病,对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。丙肝是可防可治的。丙肝病毒在体外环境中抵抗力弱。一般化学消毒剂(如漂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9-01
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1、血液传播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,特别是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。2、输入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,使用被丙肝病毒污染、且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具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9-01
丙型病毒性肝炎起病隐匿,初始症状不明显。人感染丙肝病毒后大都长时间无明显临床症状,但病毒对肝脏细胞的破坏却一直持续着,急性丙肝易转为慢性,如果不及时治疗,最终将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9-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