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药典 > 中华本草
【原形态】甘遂 。【别名】主田、重泽、甘藁、陵藁、甘泽、苦泽、白泽、鬼丑、陵泽、肿手花根、九头狮子草、化骨丹、肿手花、头痛花、猫儿眼。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快根。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4-08-07
【原形态】中华常春藤。【别名】士鼓藤、龙鳞薜荔、尖叶薛荔、三角风、三角尖、上树蜈蚣、钻天风、爬树龙、岩筋、风藤、追风藤、扒岩枫、上天龙、散骨风、三角、风藤草、三角枫。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4-08-06
【原形态】小叶石梓,【别名】木质山海螺。无刺小灌木,植株高0.3-2m。小枝纤细,圆柱形,深褐色,被疏柔毛,后脱落,有疏生小皮孔。单叶对生;叶柄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4-08-06
【原形态】常山。【别名】互草、恒山、七叶、鸡骨常山、翻胃木、黄常山、土常山、大金刀、大常山、树盘根、一枝蓝、鸡骨风、风骨木、白常山、摆子药。灌木,高1-2m。小枝绿色,常带紫色,无毛,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4-08-06
【别名】玉叶金花、鹅儿花。2.展枝玉叶金花,常绿蔓状小灌木,高可达5m。小枝披柔毛。单叶对生,具短柄;叶膜质或薄纸质,卵状矩圆形或卵状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4-08-06
【原形态】笔管榕。乔木,高 5-17m。有板根或支柱根,幼时附生。叶互生;叶柄长1.5-6cm;托叶广卵形,长5-10cm,早落;叶片坚纸质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4-08-06
【原形态】姜,【别名】白姜、均姜。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姜科植物姜根茎的干燥品。多年生草本,高50-80cm。根茎肥厚,断面黄白色,有浓厚的辛辣气味。叶互生,排成2列,无柄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4-08-06
【别名】奶参、土羊乳、白洋参、对月参、野党参、浮萍参、土人参、土沙参、百丈光、土参、土洋参、人参薯、模登果、孩子葛、奶浆根、南人参、小人参、川人参。为桔梗科植物大花金钱豹与金钱豹的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4-08-05
【原形态】山莴苣。【别名】野生菜、土莴苣、鸭子食、白龙头、苦芥菜、苦菜、野莴苣、苦麻、驴干粮、苦马菜、野大烟、苦麻菜、败酱草、苦马地丁、土人参。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4-08-05
【原形态】栌兰。【别名】参草、土高丽参、假人参、土洋参、土参、紫人参、瓦坑头、福参、土红参、飞来参、瓦参、锥花、土人参、桃参、申时花。为马齿苋科植物栌兰的根。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4-08-05
【原形态】竹节参。【别名】野三七叶。多年生草本,高50-80cm,或更高。根茎横卧,呈竹鞭状,肉质肥厚,白色,结节间具凹陷茎痕,叶为掌状复叶,3-5枚轮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4-08-05
【原形态】山豆花 。【别名】山豆花根、小毛香、山花生、山油麻、公油麻、白土子、毛胡枝子、白荻、绒毛胡枝子。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山豆花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spedeza tome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4-08-05
【原形态】刺参。【别名】东北刺人参。多刺藻叶灌木,高约1m,稀达3m。根粗大而长,呈棒状,侧根少。茎直立,少分枝,有刺,节部刺多。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4-08-05
【原形态】紫花党参。多年生草本,长30-50cm。植株无毛。根常肥大呈纹锤状或圆锥状。茎蔓生或近于攀援状,较少分枝,淡黄色。叶对生或顶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4-08-05
【原形态】竹节参。【别名】野三七叶。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的叶。多年生草本,高50-80cm,或更高。根茎横卧,呈竹鞭状,肉质肥厚,白色,结节间具凹陷茎痕,叶为掌状复叶,3-5枚轮生于茎顶;叶柄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4-08-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