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药典 > 中华本草 > 正文

莴苣子

文章来源:
字体:
发布时间:2024-01-29 17:24:45

【出处】出自《本草纲目》DEi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
【别名】苣蕂子、白苣子、生菜子。DEi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
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莴苣的果实。DEi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actuca sativa L.DEi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果产成熟时,割取地上部分,晒干,打下种子,除去杂质,贮藏于干燥通风处。DEi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
【原形态】莴苣DEi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
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高30-100cm。茎粗,厚肉质。基生叶丛生,向上渐小,长圆状倒卵形,长10-30cm,全缘或卷曲皱波状;茎生叶互生,椭圆形或三角状卵形,基部心形,抱茎。头状花序有15个小花,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圆锥花序;舌状花黄色。瘦果狭或长椭圆状倒卵形,灰色、肉红色或褐色,微压扁,每面有纵肋7-8条,上部有开展柔毛,喙细长,淡白色或褐红色,与果身等长或稍长,冠毛白色。花果期5-7月。DEi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
【生境分布】全国各地均有栽培,赤有野生。DEi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
【性状】性状鉴别 瘦果呈长椭圆形至卵圆形而扁,一端渐尖,另一端钝圆。长3-5mm,宽1-2mm。外表灰白色,棕褐色,黑褐色。瘦果的每一面具7-8条形成顺直纹理的纵肋,用时可搓去外歧,多搓时即呈细毛状(纤维状)。搓去外歧后,即露出棕色的种仁,富油性。气弱,味微甘。DEi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
324.jpgDEi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
【药理作用】DEi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
1.利尿作用 莴苣子挥发油0.2%水溶液,剂量0.1mg/10g,0.5mg/10g腹腔注射,小白鼠代谢笼法,结果表明亥挥发油具有非常显着的利尿作用,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[1]。DEi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
2.抗心律失常作用 莴苣子总黄酮可非常明显地对抗S-T段移位的幅度和移位的持续时间。莴苣子总黄酮能延长小鼠的耐缺氧时间。给家兔注射垂体后叶素后,6/9发生心律失常,而莴苣子总黄酮可减沙律失常发生率至1/9,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赤明显综短。总黄酮还可以明显地减少由氯仿所引起的室颤。实验表明:莴苣子总黄酮对这些实验性心律失常有显着拮抗作用[2]。DEi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
3.毒性 小鼠尾静脉注射挥发油0.2%,水溶液至1ml/20g剂量,10只小鼠无死亡,未测得半数致死量[1]。DEi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
【性味】味辛;苦;微温DEi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
【归经】归胃;肝经DEi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
【功能主治】通乳汁;利小便;活血行瘀。主治乳汁不通;小便不利;跌打损伤;瘀肿疼痛;阴囊肿痛。DEi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6-15g;或研末,每服3g。外用:适量,研末涂擦;或煎水熏洗。DEi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
【附方】①治乳汁不行: 一、莴苣子三十枚。研细酒服。(《纲目》)二、莴苣子一合,生甘草三钱,糯米粳米各半合。煮粥频食之。(《纲目》)②治肾黄:莴苣子一合,细研。以水一盏,煎五分,去滓,不计时候温服。(《圣惠方》)③治阴囊TUI肿:莴苣子一合。捣末,水一盏,煎五沸,温服。(《纲目》)④治疖疮瘢上不生髭发:先以竹刀刮损,以莴苣子拗猢狲姜末,频擦之。(《摘元方》)DEi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
【各家论述】《纲目》:下乳汁,通小便。治阴肿,痔漏下血,伤损作痛。DEi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 DEi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