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NS显着降低H诱发慢反应AP的Vmax和APA,并使APD90和APD50显着缩短。当Ca(2+)提高至3.5mmoL/L时,PNS引起的Vmax和APA下降恢复至未用药用时水平。
1.8.2 PNS对培养心肌细胞45Caa摄取的影响 出生2-4d的Wistar大鼠取心室作心肌细胞培养,测定PNS对培养心肌细胞45Ca摄取的影响,以维拉帕米(Ver)和LaCl3为阳性对照,并与未用药(空白对照)相比较,结果见表28。结果表明,PNS100或400ug/ml对快相和慢相45Ca摄取均有显着抑制作用,指示PNS抑制心肌细胞的Ca(2+)内流。PNS400ug/ml的作用虽较LaCl3mmoL/L弱,但较Verl0umol/L为强。
1.9 三七总皂甙(PNS)的负性变频和变力作用用离体豚鼠左、右心房,有心室乳头状肌,探讨PNS负性变频和变力作用的机理。结果表明PNSI-6mg/ml减慢心率(HR),抑制心肌收缩力,拮抗CaCl2、异丙肾上腺素(Iso)的正性变频、变力作用和缩短动作电位(AP)2相时程,且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频率依赖性,PNS的负性变频和变力作用性质与维拉帕米类似,与抗Ca(2+)有关。
1.10 三七总皂甙(PNS)对家兔急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以低压低灌流方法复制家兔急性脑缺血模型,给药组ivPNS10mg/kg,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(Ns),记录缺血60分钟时的最大失血量、皮层脑电图,测定大脑皮层组织水、电解质含量和脑静脉血酶活性变化等。结果表明,给药组的皮层脑电图(EEG)无1例发生严重性抑制,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(P<0.01);对照组维持低灌流期的最大失血量明显低于给药组(P<0·05),说明PNS能提高大脑细胞对缺血的耐受性。给药组大脑皮层组织Na+含量低于对照组(P<0.05),表明PNS对。钠泵功能有保护作用。给药组脑静脉血乳酸脱氢酶(LDH)和磷酸肌酸激酶(CPK)活性增高较对照组为轻(P<0.01,P<0.05),提示PNS对缺血脑组织神经细胞膜及血管膜的稳定性有保护作用。
1.11 三七总皂甙(PNS)抗失血性休克及对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1.11.1 PNS对失血性休克的作用 兔20只(体重2.3±0.4kg),随机分2组,局麻,给药组ivPNS200mg/kg溶于5ml/kg生理盐水(Ns),对照组iv等量NS。从股动脉放血至出现失代偿,然后将所放出的血液从股静脉输回,继续观察2小时。记录从首次放血到失代偿开始的时间为代偿时间,在代偿过程中放出的总血量为最大失血量,以及回输血后1-2小时的血压水平。
结果表明,PNS明显延长代偿时间,给药组最大失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,在回输血液后2小时的血压亦明显高于对照组,说明PNS可使机体对失血的耐受性增强,减轻失血性休克失代偿期对机体的损害,增强机体抗失血性休克的能力。
1.11.2PNS对失血性休克失代偿期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兔10只,麻醉,分2组,记录左室内压,心室内压变化速率(dP/dt),心输出量(CO),Ⅱ导联心电图(ECG),心率(HR),测量左室内压上升及下降速率峰值(+dP/dtmax;-dP/dtmax),并求出外周血管总阻力(TPR)。给药组ivPNS200mg/kg,对照组iv等量NS,仿前述复制失血性休克,从失代偿开始后1,5,10,15,20,25,及30分钟测上述各指标,结果给药组在休克失代偿后30分钟内,其CO、左室压峰值及左室内压变化速率基本恢复到休克前水平。而对照组的上述各项指标则显着下降,尤以失代偿后30分钟时为最明显。失代偿后的30分钟内,给药组的外周血管总阻力未上升,与对照组相比,两者差异显着。两组的心电图出现S-T段上抬,以15、20、25及30分钟时为明显。但两组的心率变化无明显差异;给药组失血量31±6ml,与对照组(15±2.2ml)相比差异显着,P<0.01。表明PNS对失血性休克代偿期的心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。
1.12三七注射液(血栓通)对大鼠大脑急性缺血缺氧的作用 大鼠16只,体重200-220g,均分2组,结扎大鼠一侧颈总动脉,使之脑部产生缺血后软化灶,给药组结扎后立即ip血栓通100mg/kg,以后每日1次,对照组给生理盐水(NS)。两组分别于结扎后1、3、7、14d处死大鼠2只,光镜下观察脑细胞坏死和恢复的情况,以胶质结节数作为神经细胞坏死的间接指标。表明三七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后的脑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。
1.13 三七总皂甙(PNS)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1.13.1 PNS对猫MBP、HR、MBF、MAR、RBF和RAR的影响猫(体重2.3±0.4kg)麻醉开腹,测量记录平均颈动脉血压(MBP)、心率(HR)、肠系膜动脉血流量(MBF)和阻力(MAR)、肾动脉血流量(RBF)和阻力(RAR),ivPNS25、50、100mg/kg,等量生理盐水(NS)为对照物,观测10分钟,比较给药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变化。结果表明,PNS在明显降低MBP时仍明显增加MBF和降低MAR,说明其明显扩张了肠系膜动脉;对RBF,虽使其短暂减少,但仍使RAR降低,说明PNS也扩张了肾动脉,但强度较扩张肠系膜动脉弱。
1.13.2 三七总皂甙(PNS)和单体皂甙(Rg1、Rb1)对离体兔血管平滑肌(VSM)的影响兔25只(体重2.7±0.5kg),制备胸主动脉(AA)、肺动脉(PA)、肾动脉(RA)、股动脉(FA)、肠系膜动脉(MA)、门静脉(PV)及下腔静脉(IV)等螺旋血管条标本,观察PNS和Rg1、Re、Rb1的作用,并与钙拮抗剂维拉帕米(Ver)比较。结果表明:①1、PNS对VSM静息张力和B2受体无影响,而对由CaC12、KC1、去甲肾上腺素(NE)诱发的VSM收缩与Ver一样具有非竞争性拮抗作用,且拮抗前二者的作用强于后者。PNS对同一激动剂诱发的不同血管收缩具不同的拮抗强度,即对AA、PA作用较弱,对其它血管作用较强,表明PNS扩张VSM作用具血管选择性。②Rg1、Re、Rb1对VSM的作用性质与PNS相同,但强度弱于PNS,作用机制异于PNS,表明是PNS中扩张VSM的有效成分,且相互间具有协同作用。实验还表明Rb1对VSM的抑制作用强于Rg1,这主要因Rb1能阻断胞外Ca(2+)内流,Rg1、Re只抑制胞内Ca(2+)释放收缩相,而VSM收缩时对胞外Ca(2+)依赖较大。
资讯热点
养生爆料
精选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