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基原】为玄参科植物黑蒴的全草。
【别名】红根草、黑蒴。
【原植物】黑蒴 。
矮小草本。全株被粗毛。单叶对生,卵圆披针形或披针形, 长2〜3厘米,宽1〜1.5厘米,边缘有锯齿;无柄。花腋生 于顶部叶间,呈总状花序,花柄有对生的小苞片2枚;萼阔 钟状,叶状,后来膨大,裂片镊合状排列;花冠唇形,黄色,裂 片5,阔,覆瓦状排列;雄蕊4,内藏。蒴果藏于萼内,室裂,生于山坡草丛中或疏林下。分布云南、广东等地。
【化学成分】根含羟基-β-紫罗兰酮葡萄糖甙(hydroyx-β-ionone glucoside)和桃叶珊瑚甙元-1-O-β-龙胆二糖甙(aucubigenin-1-O-β-gentiobioside)[1],桃叶珊瑚甙(aucubin),玉叶金花甙酸甲酶(mussaenoside)[2],黑蒴甙(melasmoside)[3].
【药理作用】泻下、抗肿瘤作用 从黑蒴根水溶性部分分离的桃叶珊瑚甙对小鼠有演下作用,服后6h起效,其ED50为0.39g/kg[1、2],并能促进尿酸排泄[3]。从黑蒴根中提取得到的黑蒴甙有抗肿瘤作用,200mg-kg腹受苦注射,对小鼠肉瘤白血病L759的抑制率为59.38%[4]。
【采集】秋、冬采收。
【性味】凉,微苦。
【功用主治】祛湿,平肝,散瘀活血。治黄疸型肝炎,肝 肿大,跌打伤瘀肿,痛经。
《中华本草》:清热利湿;活血散瘀。主黄疸型肝炎;肚脾肿大;跌打损伤;痛经。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祛湿,平肝,散瘀活血。主治黄疸型肝炎,肝脾大,跌打伤瘀肿,通经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3〜4钱;外用:捣敷。
资讯热点
养生爆料
精选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