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异名】千里及(《本草拾遗》),千里急、黄花演(《本草图经》),眼明草(《履?岩本草》),九里光(《滇南本草》),金钗草(《医便》),九里明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黄花草(《纲目拾遗》),九岭光(《草木便方》),一扫光(《分类草药性》),九龙光(《广州植物志》),千里明(《昆明药植调查报告》),百花草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九龙明(《四川武隆药植图志》),黄花母、七里光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,黄花枝草、粗糠花(《滇南本草》整理本),野菊花、天青红、白苏杆(《湖南药物志》),箭草、青龙梗、木莲草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, 软藤黄花草 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九里明、九领光。光明草、千家药。
【基原】为菊科植物千里光的全草。
【原植物】千里光。
多年生草本。茎木质细长,高约2〜5米,曲折呈攀援状, 上部多分枝,有脱落性的毛•叶互生;椭圆状三角形,或卵 状披针形,长7〜10厘米,宽3.5〜4.5厘米,先端渐尖,基 部戟形至截形,边缘具不规则缺刻状的齿牙,或呈微波状, 或近于全缘,有时基部 稍有深裂,两面均有细 软毛。头状花序顶生,排 列成伞房花序状,头状 花序径约1厘米;总苞 圆筒形,苞片10〜12片,披针形或狭椭圆形,长 5〜6毫米,宽2毫米,先 端尖,无毛或少有细毛;周围舌状花黄色,雌性, 约8朵,长约9毫米,宽 约2毫米,先端3齿裂; 中央管状花,黄色,两 性,长约6.5毫米,先端 5裂。瘦果圆筒形,长 约3毫米,有细毛;冠毛 长约7毫米,白色。花期 10月到翌年3月。果期 2〜5月。
生于路旁及旷野间。分布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南、 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【采集】夏、秋采收,扎成小把或切段,晒干。
【药材】干燥全草长60〜100厘米,或切成2〜3厘米杈 的小段。茎圆柱状,表面棕黄色;质坚硬,断面髓部发达,白 色。叶多皱缩,破碎,呈椭圆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,基部 找形或截形,边缘有不规则缺刻,暗绿色或灰掠色,质脆。有 时枝梢带有枯黄色头状花序。
产江苏、浙江、广西、四川等地。
【成分】全草含大置的毛茛黄素(Flavoxanthhl)、菊黄质(Chrysanthemaxanthin),及少量的卜胡萝卜素[1〕;还 含生物碱、挥发油、黄酮甙、鞣质、酚类等,花含类胡萝 h素(Carotenoid)。
【药理】
1.抗菌作用 :50%煎剂,对志贺氏痢疾杆茵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抗菌作用,有效浓度分别为1:1024和1:512,对伤寒、副伤寒甲、副伤寒乙、痢疾(弗氏、鲍氏、宋内氏)、大肠、变形、腊样炭疽等杆菌,以及八叠球菌皆有抑制作用(试管内二倍稀释法)。口服吸收良好(大鼠),排出的尿液亦有一定抗菌作用。
资讯热点
养生爆料
精选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