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药典 > 中药大辞典 > 正文

大蒜

文章来源:
字体:
发布时间:2022-08-16 17:37:36
itH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itH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⑦治疗百日咳:服用20%大蒜浸出液(加适量食糖,5岁以上每次15毫升,5岁以下酌减,每天8~10次,治疗201例,10天痊愈者占60%,15天痊愈者占26%。一般在服用3~4天后,症状即见好转,痉挛性咳嗽和呕吐逐渐停止。曾有用大蒜植物杀菌素的挥发性部分作吸入疗法,治疗110名不同发展阶段的病孩,其中60%病孩经6次治疗后,临床症状停止进展,治疗10天即完全停止咳嗽,且不再复发.用法:将生大蒜头2~3个捣碎,盛在清洁干燥瓶内,嘱病孩把嘴唇贴附瓶口,每分钟经嘴作15~20次深吸气,并经鼻作15~20次深呼气,每次持续15分钟,每日2次,疗程为5天。一法用生大蒜30~40克捣烂装瓶加塞,用气球作加压吸入,每日1次,每次15分钟,7~17夭为一疗程,治疗100例,对卡他期的疗效为100%,痉挛期63.9%,恢复期40%。itH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itH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⑧治疗白喉:用去皮生大蒜3~5克,置75%酒精内浸3~5分钟,放入消毒器皿中捣烂如泥状。取2x2厘米消毒纱布垫涂上蒜泥约1~2克,贴于患者双手"合谷"穴,绷带固定。经4~6小时,局部可有痛痒及灼热感,8~10小时,表面出现水泡,用消毒针刺破拭干,涂以龙胆紫液,消毒纱布包扎,防止感染。治疗16例(9例找到白喉杆菌),其中4例同时加用青霉素,均获痊愈。一般敷药B~10小时后咽喉病灶即明显缩小以至消失,伪膜逐渐脱落,乃至痊愈。itH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itH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⑨治疗肺结核:采用大蒜液气管内注射。全疗程分为六个阶段,每阶段治疗5日(每日1次注射10毫升),休息2日,集菌法验痰(疗程结束时作痰培养)。药液浓度第一阶段用1%,以后每个阶段依次递增为2%,3%,4%、5%及6%。若病人中途不能耐受高浓度时,可依其能耐受之浓度注射。适应症:支气管结核新鲜空洞,痰结核菌阳性者,切肺、胸改、填充术后痰仍阳性者。相对适应症:双侧慢性纤维空洞、支气管结核,以及作为准备手术的慢性纤维空洞型患者的术前用药(先消灭或减少细菌,防止支气管结核)。禁忌症:心脏病,肺气肿具有剧咳者,气喘病,高血压病,普鲁卡因过敏者,对大蒜臭气特殊厌恶者。观察17例,治疗前均经各种抗痨药长期应用效果都不满意,特别是痰中结核菌不能转阴,经注射大蒜液后,痰阴转者12例;有空洞者13例,闭合4例,缩小3例,无改变6例。治疗中有少数病例出现发热反应,一般在38℃左右,经加用青、链霉索滴入后退热。此外有报告用4%大蒜液10毫升作环状软骨下气管内注射,或鼻导管滴入,每周6次,1个月为一疗程。治疗肺结核空洞60例,其中慢性纤维空洞型3例,亚急性血行播散型1例,浸润型46例,经1~4个月观察(滴入次数为25~100次),空洞闭合者25例,缩小者23例,无变化者2例,无一例恶化。其中以薄壁空洞疗效较好。50例中治疗前痰菌阳性者34例,滴入蒜液后,18例转为阴性。另有少数病例采用3~5%大蒜液,每次10毫升以胶管作气管插入滴注,对厚壁空洞患者亦收到满意效果。也有采用大蒜加白芨治疗肺结核的报道:法将生紫皮蒜约30克,去皮放入沸水中煮1~1.5分钟捞出,以表面熟里面生为合适,再取粳米1两,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,待粥成,再将蒜放入粥内。另用白芨粉1钱和入蒜粥同吃,或食粥后,再服。以上为1次量,每天早晚各1次。疗程平均为3个月.病灶吸收时间最短1个月,最长4个月。治疗肺结核40例,病灶大部吸收者22例,部分吸收者16例,无变化2例,恶化1例;其中有空洞者12例,闭合6例,缩小1例,无变化3例,恶化2例;其中痰菌阳性者11例,阴转10例。初步观察,以渗出性为主之病灶疗效较好,混合型病灶次之,干酪及增殖病灶为主者又次之。对结核空洞以早期可逆性空洞疗效较好,晚期病例疗效不满意。itH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itH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⑩治疗伤寒、副伤寒及副伤寒甲带菌者:㈠大蒜片2克,每4小时1次(亦可用大蒜酊,用量按片剂折算),服至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7~9天。疗程9~16天。治疗伤寒,副伤寒甲及副伤寒乙共12例,除1例并发肠穿孔外,其余11例在给药后12~72小时体温开始下降,体温降至正常平均为94.5小时,临床症状及体征亦随体温下降而改善或消失。初步认为大蒜的降热效果并不次于氯(合)霉素。㈡用100%大蒜液(含1%普鲁卡因),行穴位或并用肌肉注射。注射穴位为:天枢、气海、足三里、关元、中脘、下脘、大肠俞、小肠俞等,轮换应用,每次10毫升,分5~6个穴位注完;肌肉注射,每日1次(10毫升),两侧臀肌分注。注射局部有时有轻度刺激症状,但不影响治疗。治疗6例副伤寒甲带菌者,其中2例单用大蒜液穴位注射,治程分别为10、11天,于治疗后第3天大便培养,均转阴,以后连续培养7、9次均为阴性。另外4例除穴位注射外,并加用肌肉注射,治程分别为11、18、11、20天;分别于治疗后3、6、8、13天大便培养,均转阴,连续培养8、8、4、8次,亦为阴性。上述病例于出院后4~6个月复查大便,除1例阳性外,余均阴性。itH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itH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⑾治疗黄疸型传染性肝炎:用100%大蒜低压蒸馏液作穴位注射,取穴依次为:肝俞、脾俞、足三里、天枢、气海、关元、中脘、下脘、大肠俞、小肠俞等。每天注射1次,按病情轻重,每次取4~8穴,每穴注射1.O~1.5毫升,每天总量为5~10毫升。治疗50例,黄疸在4天以内消失者21例,1周内消失者12例,2周内消失者9例,最晚的至第7周消失。主要症状消失时间,最短者2天,最长者24天,以1周内消失者最多。一般治疗2天后食欲即见明显增加。肝肿大的消失最快者4天,最长者38天。少数伴有腹水的患者,腹水消失日期为12~14天。肝功能的恢复较慢。itH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itH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⑿治疗急性阑尾炎等:取生大蒜4两,芒硝1~2两,共捣烂如泥,另取生大黄粉1~2两用醋调成糊状备用。治疗时以右下腹压痛明显处或麦氏点为中心,先盖一层直径大于10厘米的细纱布以保护皮肤,然后将大蒜、芒硝泥摊在细纱布上(约10x8或12x12厘米大,厚约2~3厘米),敷于其上,上面再盖一层细纱布,使上下两层细纱布粘住,再覆盖纱布垫一块,以胶布或腹带固定。2小时后去药,用食醋洗净皮肤,改敷大黄醋糊剂,覆盖纱布垫如前,8~10小时后揭去大黄醋糊剂。敷后24小时如不见效,可重敷1~2次。经治急性阑尾炎200余例,有效率在90%以上,复发率在10%左右。本法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、早期蜂窝组织炎性阑尾炎,效果较显著;对阑尾脓肿和老年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也可应用;对坏疽性阑尾炎效果差。在外敷大蒜泥的同时,如再配合中药内服,则效果更好。此外,大蒜合剂外敷又曾用于肺炎、盆腔灸、软组织脓肿、肝硬化伴腹水感染等疾患,能加速炎症吸收、减轻患处疼痛;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尿闭和肾绞痛、尿路小结石的病例中,也能取得一定成效。但上述疾病在外敷大蒜合剂的同时,应配合其他治疗措施,如对肺炎、盆腔炎,可加用中药银黄、四季青注射液或抗菌素,肾绞痛可伴用阿托品,急性尿闭用甘露醇静脉滴注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