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异名】菊三七,天青地红。见肿消、乳香草、奶草、泽兰、叶下红,散血草、和血丹,天青地红,破血丹,血牡丹、三七草、九头狮子草、白田七草、血当归、红背三七、散血丹、血三七、水三七、紫背三七、狗头三七( 《中华本草》)。
【基原】为菊科植物菊叶千里光的全草或根。
【原植物】菊叶千里光。
多年生草本,高达i米。茎直立,少分枝。叶互生,基部 叶有柄,中部叶基部抱茎,叶片长圆形,不规则羽裂,长5〜 10厘米,宽2〜4厘米。头状花序顶生成簇;花黄色,缘花舌状,盘花管状,5齿 裂;总苞片1列,基部 有附加的小苞片,状 如花萼。瘦果圆柱形 有棱,冠毛多。,
多生于灌木丛缘、 杂草丛、沟边等处。
【采集】6〜8月采 全草,8〜9月挖根。
【成分】干根含千 里光菲灵碱(Seneei-phylline) 0.01涿。
【性味】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“温,淡。”
【功用主治】《中华本草》:止血;散瘀;消肿止痛;清热解毒。主吐血;衄血;咯血;便血;崩漏;外伤出血;痛经;产后瘀滞腹痛;跌打损伤;风湿痛;疮痈疽疔;虫蛇咬伤。
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“活 血,消肿。治跌打损伤,瘀积肿痛,痈疮肿疡,乳痈。”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1〜3钱。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0142
资讯热点
养生爆料
精选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