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西洋参 取原药材,洗净,干燥。用时打碎。
2.西洋参片 取原药材,略湿润后,置容器内,用湿布盖上,润透或加热软化后,切薄片,干燥。
3.蒸西洋参 《沈氏女科缉要笺正》:“刮去皮,饭上蒸九次,日中曝九次。”《本草纲目拾遗》:“饭锅上蔫数十次而用者,或用桂圆肉拌蒸而用者,忌铁刀,火炒”。
【饮片性状】西洋参主根圆柱形或短圆柱形,下端有分歧状分技或无。表面灰黄色、棕黄色或土黄色,环纹较明显,多无根茎。质坚硬脆,断面淡黄白色,有棕色或棕黄色环,皮部散有橙红色或红棕色小点,有放射状裂隙,气微香,微苦。西洋参片呈类圆形的薄片,直径5~10mm。周边灰棕色,切面类白色,并敝在多数红棕色树脂管,质硬,气微,味微苦,微甘。
【炮制作用】西洋参性味甘、微苦,寒。归肺、胃、心、肾经。具有补气养阴,清火生津的功能。切薄片生用,便于煎煮和含服。用于气虚阴亏火旺,咳喘痰血,虚热烦倦,内热消渴,口燥咽干。如治肺气阴虚有痰热久咳的二参化痰止血汤(《补品补药与补益良方》)。薰制品缓和苦寒之性,增加补气养阴功能,用于气阴虚证。
【炮制研究】西洋参去皮净制、饭上蒸制始载于清代《沈氏女科缉要笺正》。同时清代还有糯米饭蒸桂圆拌蒸、姜汁制的炮制方法,现多为生用、切片含化或水煎煮用。
资讯热点
养生爆料
精选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