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太守,撰伤寒,辨六经,是经典。
【白话解】张太守——指“医圣”张仲景。伤寒——指《伤寒杂病论》。六经——指“六经辨证”。
东汉·张仲景,曾为长沙太守,任内时正值瘟疫流行,他立志“勤求古训,博采众方”,用自己的医术拯救百姓生命。他撰写的《伤寒杂病论》,以六经辨证为纲,方剂辨证为法,确立了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的理论体系。原著已亡佚,后由晋·王叔和重新整理,才分别辑为《伤寒论》和《金匮要略》两书而传世。该著作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,书中很多著名方剂如麻黄汤、白虎汤等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检验,都有可靠疗效。《伤寒杂病论》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国界。书中有关药物的炮制方法,多散见于处方中药物的脚注,如“大黄三两【脚注】‘酒浸’”;“附子【脚注】‘炮去皮,破八片’”等,对后世中药炮制学的发展贡献很大。
炮炙论,托雷公,饮片作,生熟分。
【白话解】炮炙论——指《雷公炮炙论》。托——假托,托名。雷公——指远古时期黄帝的大臣“雷公”,这里不是指本书的作者雷斅本人。古人在著书立说时常托其名人,以便推行自己的观点。生熟分——中药材的炮制品称为“饮片”;用加热方法制成的饮片又习称为“熟药”,将原药材直接切片就别称为“生药”。据史书记载,我国在宋代时药材市场上就已出现了“药材行”、“生药行”、“熟药行”和“片子棚”等专营性质的商铺。
南北朝刘宋·雷斅,力倡中药炮制,托其先人之名,撰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中药炮制学专著《雷公炮炙论》。将中药炮制由过去零星的记载进行了系统化。记述了药物的性味、炮炙、煮熬、修治等理论和方法,全面论述了中药炮炙前后的基本知识 。《雷公炮炙论》的出现是中药炮制学形成的一个标志。中药通过炮制变生为熟,生熟饮片的功效不同。“饮片入药,生熟异用”是中医用药的鲜明特色和一大优势。
李时珍,精本草,著纲目,传万国。
【白话解】精——精通。纲目——《本草纲目》。
明·李时珍,耗尽毕生精力撰写的《本草纲目》是我国古代最大型的药学著作,载药1892种,其中330味药物设有“修治”专项。“修治”即指炮制。在“修治”项中,综述了前代的炮制经验,还有很多药物炮制方法是李时珍个人的经验记载。本书为本草学集大成之作,刊行后,很快流传到朝鲜、日本等国,后又先后被译成日、朝、拉丁、英等多种文字,在全世界流传。
资讯热点
养生爆料
精选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