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刮痧 > 百病刮痧
技术一取穴:厥阴俞、心俞、神堂、至阳、天突,膻中、巨阙、内关、足三里、三阴交、太溪操作规程:刮厥阴俞、心俞、神堂、至阳;点揉天突、膻中、巨阙,刮曲泽、内关及上肢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7-25
技术一取穴:脾俞、胃俞、肝俞、大肠俞、中脘、天枢、内关、合谷、足三里。操作规程:先刮背部的脾俞、胃俞、肝俞、大肠俞,再刮腹部的中脘、天枢,然后刮上肢部的内关、合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7-25
技术一取穴:任脉中府、天突、玉堂、膻中,膀胱经肺俞、心俞、定喘、气喘、志室、风门等。操作规程:刮拭部位:前胸,从胸骨中线开始由内向外刮天突至膻中。手臂阴经(肺经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7-25
技术一取穴:前额、太阳、脊柱两侧。用药:生姜、葱白各10g,酒。药物制备:将生姜、葱白切碎和匀布包,热酒。操作规程:先刮擦前额、太阳穴,然后刮脊柱两侧,也可配刮肘窝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7-25
中暑在中医上亦称“发痧”,主要是由于病人体质虚弱,加之劳累过度,导致元气亏虚,暑热之邪乘虚而入所致。轻则暑热夹湿郁于肌表,重则暑热燔灼,蒙蔽心包而发病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7-25
凡整个头部疼痛以及头的前、后、偏侧部疼痛,统称为头痛。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,可单独出现,也可见于多种急、慢性疾患。中医学认为头痛的发病与外感风、寒、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7-25
呕吐是胃容物通过口腔的一种剧烈的排出过程。呕吐的特点是先感觉恶心,然后由一系列协调配合的腹部肌肉收缩和相反的食管蠕动引起。呕吐是胃肠紊乱的一个常见信号。但流质和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7-25
胃痛又称胃脘痛,是一种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疼痛为主症的疾病。寒邪犯胃、肝气犯胃、脾胃虚弱等均可使气机不利,使胃脘气滞而作痛。刮痧部位胃痛刮痧部位 胃痛刮痧部位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7-25
操作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后,然后用刮痧丁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,在体表的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,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。病人取坐位或俯伏位,术者用热毛巾擦洗病人被刮部位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7-25
操作将手指用清水湿润,五指弯曲,用示指与中指的第二指节对准穴位,将皮肤夹起,然后松开。这样一起一落,反复进行,每点夹撮6~8次,直至被夹处成为橄榄状之紫红色充血斑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7-25
各种原因引起的湿疹,症见红斑、丘疹、丘疱疹伴痛痒较剧烈者。采用直接刮法,以水牛角刮痧板为工具,介质采用凡士林油。1.主穴刮大椎、肩井、大杼、膏肓、肺俞。2.配穴刮曲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7-25
1.直接刮法:指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后,然后用刮筋工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,在体表的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,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。病人取坐位或俯伏位,术者用热毛巾擦洗病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7-25
刮痧疗法是指应用光滑的硬物器具或手指、金属针具、瓷匙、古钱、玉石片等,蘸上食油、凡士林、白酒或清水,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,反复进行刮、挤、揪、捏、剌等物理刺激,造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7-25
操作时手持刮筋板,蘸上润滑剂,然后在患者体表的一定部位按一定方向进行刮拭,至皮下呈现筋痕为止。刮筋时要求用力要均匀,一般采用腕力,同时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及反应调整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7-25
操作时手持刮痧板,蘸上润滑剂,然后在患者体表的一定部位按一定方向进行刮拭,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。刮痧时要求用力要均匀,一般采用腕力,同时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及反应调整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7-25
 32    1 2 3 下一页 尾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