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养生 > 药物养生
羊肉山药粥原料:瘦羊肉1,生山药,粳米。制作:先将羊肉与山药分别煮至熟烂,剁如泥状,后于羊肉汤内相和,并下来煮粥。用法:空腹温热服食。疗效:益气补虚,温中暖下。治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9-16
配方:山药粉、茯苓粉各50克,面粉200克,白糖300克。制法:山药粉、茯苓粉放在大碗中,加水适量,浸泡成糊,蒸半小时后成糕状。调面粉,常法发面。以白糖、猪油、青红丝少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9-16
配方:羊肉50克,冬瓜150克,山药100克,粳米50克。制法:粳米加水煮粥至八成熟时,再将羊肉(剁碎)、冬瓜(切块)、山药(切丁)放入粥内同煮,待冬瓜、山药煮烂后,加入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9-16
配方:新鲜大金钱草60克(或干品30克),粳米50克,冰糖适量。制法:金钱草切细,加水200毫升,煎至100毫升,去渣取汁,放入梗米、冰糖,再加水400毫升左右,同煮为稀粥。功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9-12
地黄花粥--《圣济总录》卷一八八【处方】地黄花(阴干)。【制法】上为末。【功能主治】消渴。【用法用量】每用粟米2合,净淘煮粥,候熟入末3钱匕,搅匀,更煮令沸,任意食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8-10
五味子川芎牛肉汤,是一道营养全面的活血行气润肤汤。五味子具有抗菌、安眠、调节血压、治疗肝炎、延缓衰老、提高免疫力的功效。当归入汤,能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7-10
霜降时节天气渐凉,秋燥明显,而燥易伤津。专家指出,霜降养生首先要重视保暖,其次要防秋燥,运动量可适当加大。饮食调养方面宜平补,要注意健脾养胃、调补肝肾,可多吃健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7-10
防治头痛药膳——蔓荆子烩面原料 蔓荆子3克,猪肉40克,小墨鱼1条,鱼圆20克,绿豆芽60克,面条125克,葱、胡椒粉、猪油、鸡汤、酱油、精盐、味精各适量。制作(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7-10
1、温补肾气类核桃仁 用于肾阳不足的腰膝酸痛,遗精尿频,蛋白尿。还可用治尿路结石,有排石之功。核桃蜂蜜饮:核桃仁10枚,蜂蜜30克。核桃仁加水煮15分钟,调入蜂蜜。枸杞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7-10
中医养生之道讲究精神上要有修养;身体上要阴阳调和;生活上要适应自然规律;饮食上有所节制;锻炼休息应有常规,不过分疲劳。这样,精神和形体就很健旺,就能“尽终其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7-10
1.固护先后天祖国医学经过临床实践,认识到衰老与脾肾关系非常密切。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机体生长发育,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,都有赖于脾胃供给。脾胃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7-10
人参甘、微苦,微温。归心、肺、脾经。功能大补元气,益气固脱,挽救危候,可用于大病、久病之后,体虚欲脱的危重时刻;也可用于语言低微,呼吸微弱、自汗、易感冒、食少、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7-10
黄芪甘,性微温。归脾、肺经。本品可补气升阳,益卫固表,利水消肿,补益五脏。久服可壮骨强身,治诸气虚。清宫廷保健,多用黄芪补中气,益荣血。现代研究表明,黄芪能促进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7-10
胖大海,又名大海、通大海。中医认为,胖大海性味甘、寒,有清宣肺气、清肠通便之功,适用于肺气闭郁、痰热咳嗽、肺热声嘶、咽喉肿痛、目赤牙痛、大便秘结等。秋季气候干燥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7-10
茯苓味甘淡、性平。归心、脾、肾经。本品具有健脾和胃,宁心安神,渗湿利水之功用。《本经》谓其:“久服安魂养神,不饥延年”。《普济方》载有茯苓久服令人长生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7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