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神农本草经》中记载山药:“主健中补虚,除寒热邪气,补中益气力,长肌肉,久服耳目聪明”。可见山药这种保健食品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。食物的消化、吸收,主要依靠脾胃的功能,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部机器,那么脾胃就是能源站,在中医学中脾胃也被称之为“后天之本”。山药味甘,性凉润,入肺、脾、肾经,所以山药可以使人气力倍增;又因山药的根系发达,能扎进土壤深处,又很肥厚,深得土气,其质地稠黏,类似膏状,能填补肾精,肾精足则阴血能充,所以山药还可以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。
本草功效
晚清医家张锡纯最擅长用山药,他经常用一味山药治病,方名“一味薯蓣饮”,也叫薯蓣粥。治疗“阴虚劳热,或喘,或嗽,或大便滑泻,小便不利,一切羸弱虚损之证。”如果小孩子服用,还可以稍稍加些白糖调味。
活用本草
在实际使用中,山药主治脾虚食少,久泻不止,肺虚咳喘,肾虚遗精,带下尿频,虚热消渴。山药同小米加糖煮粥吃,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。山药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,所以凡是有实邪、湿热者不宜服用。由温热之邪、实邪导致肠胃积滞者忌用山药,山药不宜与碱性的食物或药物混用,以免使山药所含的淀粉酶失效。
扁豆花山药粥
材料:生扁豆花30克,鲜山药70克,粳米100克,白糖50克,陈皮5克。
做法:扁豆花洗净,沥干;鲜山药洗净,去皮,切片。粳米淘洗干净,放于砂锅中,注入水,先用旺火烧开后,再下扁豆花、山药、白糖、陈皮,再用文火熬至白糖溶化。这道粥品可以清热解暑,健脾化湿。适用于暑天感冒、咳嗽、心烦、胸闷、头痛困重、食少倦怠等。
资讯热点
养生爆料
精选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