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中医 > 医案心得
百合地黄汤将息法应用举隅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2-06
桑葚百合蜂蜜膏治眼涩目胀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2-06
标本兼顾治百合病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2-06
中医认为,西洋参能益气养阴,清热生津。常用于气虚阴亏、内热、咳喘痰血、虚热烦倦、消渴、口燥咽干等证。现代医学表明,西洋参中的皂甙可有效增强中枢神经,达到消除疲劳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2-04
口腔溃疡属中医“口疳”“口糜”“口舌生疮”等范畴。多因脾胃积热,心火上炎,或素体阴虚,虚火上浮所致。复发性口腔溃疡属虚证,治宜清热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2-02
丝瓜络治老年性痔疮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1-29
半夏润燥平冲治闭经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1-23
洋医无奈呕吐症 锡纯自制半夏愈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1-23
薯蓣半夏粥主治呕吐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1-23
李东垣用半夏泻心汤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1-23
清代医家柯韵伯在《伤寒来苏集》中指出:“痞因寒热之气互结而成,用黄连、干姜之大寒大热者,为之两解。”考寒、热二邪皆为无形之邪,必赖有形之邪始可互结。有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1-23
发布日期:2023-01-23
发布日期:2023-01-23
发布日期:2023-01-23
发布日期:2023-01-23
发布日期:2023-01-23
风热中于阳络,上扰清空,致血气逆乱之头痛,可用单味玄参治疗,每取50克,煎浓汁500毫升温饮,一次内服,屡用皆效。2003年1月~2010年12月笔者观察200余例,一般服药3~5天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1-22
患者,女,82岁,2008年3月12日初诊。诉“右胁、腰部皮肤呈束带状刺痛三天”,三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右胁、腰部皮肤阵发性刺痛,疼痛难忍,影响睡眠等日常生活,刻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1-22
暴中风者,有因于内,亦有因于外者。属真阴不足,水不涵木而致者,本品咸寒养阴,益水以滋肝木,故能治之。属温毒速入营血,心肝热炽动风者,本品苦入心,咸入肾,寒能解毒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1-22
【来源】《粥谱》。【配料】新鲜连皮冬瓜100克、粳米100克。【制作方法】先将冬瓜洗净,切成小块,放入锅内。加水及粳米同煮成粥。【功效】清热止渴、利尿消肿、化痰止咳。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1-21
冬瓜瓤又名冬瓜练,为冬瓜的果瓤。食用冬瓜时,收集瓜瓤鲜用。中医认为,本品性味甘、平,入肺、膀胱经,有清热止渴,利水消肿之功。适用于热病烦渴,消渴,淋证,水肿,痈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1-21
取白茅根20g,芦根10g。将白茅根、芦根一同放入沙锅中,加入清水1500毫升,浸泡40分钟,然后煎煮30分钟,滤取药液,分早晚2次分服,每日1剂,连服3~5剂。白茅根清肺胃之热、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1-10
主治:类风湿关节炎。症见肌肉关节疼痛肿胀,局部触之发热,但自觉畏寒,或触之不热,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1-09
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西医归属于胃癌前病变,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,因此李佃贵教授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,李佃贵首创“浊毒理论”,《临证指南医案》云:“肝为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1-09
根具有润筋通脉、健脾养胃功效。诸药合用,共奏活血止痛、祛风散寒、舒经通络功效,正切中病机,故获疗效。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1-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