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中医 > 医案心得
附子补汤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6-02
附子败毒汤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6-02
乌头与半夏是中药临床配伍“十八反”之一。附子是乌头根的加工品,2010年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在附子条下记载:附子与半夏不宜同用。然而古今不少医家对此存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6-02
吴佩衡,原云南中医学院院长,四川会理县人。他从事中医教育及医疗工作60余年,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,尤其是对附子的应用,吸收历代医家经验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用药风格。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6-02
附子其性走而不守,功能回阳救逆、补火助阳、散寒止痛。《本经》云其善治“风寒咳逆邪气,寒湿痿躄,拘挛膝痛”,《本草汇言》谓其乃“回阳气,散阴寒,逐冷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6-02
2014年11月15日会诊一住院患者,李某,男,48岁,发热30余天,不能明确诊断。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分类高,C反应蛋白高,但不能找出确切病灶。骨髓检查提示:分叶核比例高,淋巴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30
男,31岁。2017年12月9日初诊:大便不成形多年,右上臂有多个皮下局限性肿块,因肿块大而压迫神经引起右上臂疼痛,曾先后于北医三院及北京肿瘤医院诊断为脂肪瘤,苦于无药可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30
胃病患者慎用没药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29
疳证是由于喂养不当,或其他疾病影响,导致脾胃受损,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小儿慢性病,严重影响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。病因为脾胃失调。钱乙在《小儿药证直诀·诸疳》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27
足跟痛常见于中老年患者,多因寒凝、痰结、气滞血瘀所致。现介绍一泡脚方:皂角刺80g(先温水浸2小时),加陈醋1000mL(可连用4次)。置火上煎沸后,薰洗患足跟部,药液变温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25
胞衣不下是指胎儿娩出后,在较长时间胎盘不能自动娩出,此时产妇多伴有出血症状。尽早将胞衣排出,可防止出血过多而虚脱。中药皂角刺单用可治疗胞衣不下,方法:取皂角刺烧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25
男,70岁。2009年12月9日初诊。间断性咳嗽,胸闷20余年。咳喘呈持续性,每逢冬季加重,多次住院治疗,诊为“慢性支气管炎,肺气肿,肺原性心脏病”。10天前因受凉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24
足跟痛可由足跟脂肪垫炎、跟腱炎、跟骨骨刺等疾病引起。中医认为,跟骨痛主要与肝肾阴虚导致筋骨失养,寒湿趁虚侵入,导致气滞血瘀、经络受阻有关。外治法(包括足浴)是治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24
阑尾充血,呈炎性改变。”血常规:白细胞数8.79×109/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都在正常范围内。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18
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斑秃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18
牡蛎补肾养生食疗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18
牡蛎善治妇科病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18
吴茱萸粥主治胃痛、腹痛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16
吴茱萸外敷治小儿口腔溃疡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16
患者俞某,女,36岁。2017年因呕吐涎沫就诊于我中心,之前曾就诊当地某医院,西医治疗无效,故求治于中医。刻诊见呕吐涎沫、连续不止、头痛、畏寒肢冷、面色白光白、舌淡苔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16
穴位敷药治病法涌泉穴敷葯治病法:涌泉穴属足少阴肾经,位于足掌中心之凹陷处,在第2、3跖骨之间。穴性:清肾热,宁神志,苏厥逆。临床常选用该穴位治疗神经性头痛,脑出血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15
最常用的“三组”连翘清热药对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14
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风疹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14
重用连翘治青春期痤疮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14
连翘消风汤治疗瘾疹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14
 365   首页 上一页 3 4 5 6 7 8 9 10 11 12 13 14 下一页 尾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