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中医 > 医案心得
水蛭气味咸平,乃活血化瘀之良药,以其活体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殊效。活水蛭外用,前人早有所载。如著名医家孙思邈曾用其治愈眼部血肿患者,宋人洪遵《集验方》也有“治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29
《本草经百种录》记载:“凡人身瘀血方阻,尚有生气者易治,阻之久,则无生气而难治。盖血既离经,与正气全不相属,投之轻药则拒而不纳,药过峻,又反能伤未败之血,故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29
巴戟天 巴戟天能增强下丘脑-垂体-卵巢促黄体功能,促进卵巢排卵和黄体生成。巴戟天多糖具有降血糖及抗氧化作用。巴戟天对去卵巢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症具有预防作用。巴戟天多糖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25
1.冠心病:干山楂30克,决明子10克,白菊花10克,加水稍煎当茶饮,每日一剂,半月愈.
2.慢性干病:茵陈1两,大枣10个,白菊花10克,水煎服,每天一剂,连续服100天痊愈.  3:肺结核:活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17
方药:酸枣仁30g,丹参30 g,加水600ml左右,煎煮取液约300ml,每日2次,1次150ml,每日1剂,连服1周。结果:患者入睡时间明显缩短,头痛也改善。再服5剂,诸症全消,失眠痊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15
丹参滴丸为中药制剂,主要成分由三七、丹参、冰片组成。新进的研究认为,它具有止痛消肿、活血化瘀的功效,可抗损伤、促进血液循环、杀菌抗炎、扩张血管。当与抑制胃酸分泌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15
汗证崔某,男,58岁,干部,于2015年10月20日初诊。盗汗2余年,夜眠较差,多梦易醒,每于夜间2点左右醒而汗出,以上半身尤甚。平素常自觉口干舌燥,夜间加重,时有咳嗽,冬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11
龚某,男,43岁,2008年2月25日初诊。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,杯盘满桌,鸡鸭鱼肉,毫无口福,时常晨起腹痛腹泻,或溏或如水样,泻后稍舒,每日3~5次,病情时轻时重。服用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11
乌梅味酸不假,但是酸就一定会涩吗?《内经》对药味的记载为“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、淡”,比目前约定俗成的依照五行归类的“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”五味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11
《伤寒论》中的乌梅丸是治蛔虫病的祖方,驱蛔行之有效。为什么还要突破经典创立新乌梅丸?在缺医少药的年代,确有中医人用智慧创造了新乌梅丸驱蛔的传奇,造福患者,同时成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11
顾植山教授从事中医临床、教学、科研工作40余年,在中医文献和五运六气研究方面造诣颇深,并在临床上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病。近两年笔者有幸随之临证,见顾植山辨治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11
最近在跟从衡阳市中医院郭永红主任学习的过程中,每见其在治疗颈椎病、腰椎病急性疼痛患者时常用乌梅丸加减效果很好。遂在其指导下研习此方。  乌梅丸出自《伤寒论》,原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11
乌梅丸出自《伤寒论》,后世医家多认为是治蛔之专方,但乌梅丸绝不仅仅是治疗蛔虫的方子,乌梅丸寒热刚柔同用,为治厥阴、防少阳、护阳明之全剂,不但可以治疗厥阴经原有的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11
津止渴,也能帮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。乌梅有机酸含量非常丰富,能有效地抑制乳酸,降低疲劳感,还能除掉使血管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11
腹泻在任何人看来,都算不得大病,每个人都曾或多或少的拉过肚子,可别看就这个被大家所轻视的腹泻,却给王立带来了无法言说的痛苦,也蕴含着对身体的巨大伤害。王立说,自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11
宋某,女,3岁,2013年9月27日以“脐周疼痛3天”就诊。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疼痛,呈阵发性,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11
《伤寒论》厥阴一篇,病理深邃,最难疏解。乌梅丸为厥阴篇之总方,历代医家皆喜研习,其认识大致可归纳为三。安蛔论蛔虫有“得酸则静、得苦则下、得辛则伏”的特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11
,,,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11
刘某某,女,63岁。2011年4月2日初诊。头痛10年余,加重10日,缘于10日前劳累而发,头痛如细筋牵引,唇面苍白,心悸易慌,目眩,怔忡,舌淡,脉虚涩。食纳不健,大便微涩,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11
《伤寒论》原文︰伤寒脉微而厥,至七、八日,肤冷,其人躁无暂安时者,此为脏厥,非蛔厥也。蛔厥者,其人当吐蛔,今病者静,而复时烦者,此为脏寒,蛔上入膈,故烦,须臾复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11
《本草汇言》曰:“升麻……此升解之药,故风可散,寒可驱,热可清,疮疹可透,下陷可举,内伏可托,诸毒可拔。为疮家圣药。”在领会这段文字时,对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11
喘息半年余。半年前,因腰椎病变造成脊髓受压较重而行腰椎支架术,术后身体乏力,走不远即喘,上第二层楼就感到喘不上来气,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11
本例患者服药7剂后病势顿挫,故去雄黄再服。两年后,患者病情有复发迹象,再次来诊,仍予升麻鳖甲汤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11
《伤寒论》载方113首,因其组方严谨,配伍规范,药简效廉,历来受到医家推崇。仲景方一般药味在7味左右,但麻黄升麻汤是一首药味超过10味的方剂,且药物剂量配伍比例悬殊,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11
治疗“因吐衄血不止,致阴分亏虚,不能潜阳而作热,不能纳气而作喘”;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1-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