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中医 > 中药方剂
主治】妇人血风劳损,经络不调,四肢羸瘦,脐腹虚冷,困乏无力,不思饮食。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8-09
主治】肾虚,呻吟,喜恚怒,反常心性,阳气弱,腰背强急,髓冷。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8-09
主治】新产后有血,腹中切痛者。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8-09
地黄干漆丸--《医方类聚》卷一四五引《千金月令》【处方】肥地黄30斤(烂捣取汁,向灶釜中微火煎如饧,即下鹿角胶末),鹿角胶4两(炙令通起,捣为末,余者炒为珠子,捣令尽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8-09
干漆散--《幼幼新书》卷二十六引丁左藏方【处方】狗脊、干漆、大麻仁、鹤虱各等分。【制法】上为细末,炒香。【功能主治】小儿疳蛔心痛。【用法用量】每服1钱,精羊肉汤调下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8-09
主治:月水不通,小腹坚痛不得近。虫咬心痛。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8-09
主治】妇人月水不通,脐下积聚,结硬如杯,发热往来,食少羸瘦。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8-09
【方源】《外台》卷十七引《崔氏方》。【组成】干漆三两(熬,烟断),干地黄八两,芍药二两,苁蓉二两五,味子二两,食茱萸四两,枸杞子四两【用法】上为散。酒服方寸匕,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8-09
盗汗为临床常见病症,病因较多,甲状腺功能亢进症、结核病、糖尿病、垂体功能亢进、更年期综合征等皆可引起盗汗的发生,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审因论治。中医常见盗汗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8-04
中医便秘的基本病变是大肠传导失常,同时与肺、脾、胃、肝、等脏腑的功能不调有关,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8-04
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《伤寒论》147条,原文曰:“伤寒五六日,已发汗而复下之,胸胁满微结,小便不利,渴而不呕,但头汗出,往来寒热,心烦者,此为未解也,柴胡桂枝干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8-04
柴胡桂枝干姜汤首见于《伤寒论》第147条:“伤寒五六日,已发汗而复下之,胸胁满微结,小便不利,渴而不呕,但头汗出,往来寒热,心烦者,此为未解也,柴胡桂枝干姜汤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8-04
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尤其是老年支气管炎、寒咳患者,很容易受风寒外袭而发病。咀嚼干姜(鲜姜切片晒干即可)能缓解寒咳多痰的慢性支气管炎。中医认为,干姜为治寒饮痰咳的要药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8-04
《伤寒论》29条:伤寒脉浮,自汗出,小便数,心烦,微恶寒,脚挛急,误用桂枝汤解表之后,出现咽干,烦躁吐逆,肺痿,吐涎沫而不咳者。伤寒用治伤寒误治伤阳,引起四肢厥逆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8-04
王某,男,39岁。患小便频数2年余。尿频不分四季,不分昼夜,平均每天达15~20次,颇为痛苦,四处求医,曾在二甲、三甲医院就诊,每次查尿常规均为阴性,膀胱镜、B超等亦未见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8-04
表阳证即太阳证,表阴证即少阴证,里阳证即阳明证,里阴证即太阴证,半表半里阳证即少阳证,半表半里阴证即厥阴证。?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属半表半里阴证(厥阴证),以干姜、炙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8-04
治疗中焦气虚有寒有湿。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8-04
主治】痈疽。阴盛内寒及脓清热微者。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8-04
主治】呕甚而痞者。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8-04
主治】阳明暑温,脉滑数,不食不饥不便,浊痰凝聚,心下痞者。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8-04
主治】温胃止呕。主治胃中有寒,干呕吐逆,吐涎沫。干呕吐逆,吐涎沫。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8-04
主治】心胃痛不可忍。干呕,吐涎沫。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8-04
主治】伏暑中风湿,烦渴引饮,心腹疼躁闷,口干面垢,洒洒恶寒,淅淅恶风,微汗,饥不能食。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8-04
在《本经疏证》一书中,用不下于6000字的长文,结合张仲景在《伤寒杂病论》中对于生姜与干姜的具体运用,深刻地剖析并阐明了二药之异同。姜以中夏发生,感火气以动,感土气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8-04
干姜味辛,性热,属温热药。干姜主要功能为温中散寒,回阳通脉。能引血分药入血中气分而生血,引附子入肾而祛寒回阳。并能温助心肺的阳气。常用于以下腹痛腹泻、亡阳虚脱、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08-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