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制法】上为细末,入麝香、没药研匀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【功能主治】去麻痹止风,通利血脉。主治风湿,筋脉缓纵不随,言语謇涩,及中风脚气。
【用法用量】本方原名虎骨煎,与剂型不符,据《普济方》引《治风验方》改。《普济方》引《治风验方》本方无干姜、地龙,疑脱。
【摘录】《鸡峰》卷四
虎骨丸--《圣惠》卷二十一
【处方】虎胫骨1两(涂酥,炙令黄),沉香半两,白花蛇2两(酒浸,去皮骨,炙令微黄),干蝎半两(微炒),天麻3分,防风3分(去芦头),羌活3分,天南星半两(炮裂),海桐皮1两,桂心3分,芎䓖半两,白附子半两(炮裂),麻黄1两(去根节),赤芍药半两,羚羊角屑3分,硫黄半两(细研),川乌头半两(炮裂,去皮脐),牛膝1两(去苗),白僵蚕半两(微炒)。
【制法】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【功能主治】肝肾脏风毒流注,腰脚疼痛冷痹,及筋骨拘急,行履不得。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20丸,食前以温酒送下。
【摘录】《圣惠》卷二十一
虎骨丸--《朱氏集验方》卷一
【处方】苍术3两,防风3两,萆薢(盐水浸,沙干)3两,木瓜3两,杜仲3两,虎骨(薄片,姜汁浸1时,焙干,防有药箭毒)、金毛狗脊2两(去毛)。
【制法】上为末,酒煮面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【功能主治】脚气,两腿肿,行步艰辛。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40-50丸,汤、酒任下。
【摘录】《朱氏集验方》卷一
虎骨丸--《杨氏家藏方》卷一
【处方】虎胫骨3两(涂酥,炙黄色),川芎1两半,熟干地黄(洗,焙)1两半,防风(去芦头)1两半,羌活(去芦头)1两半,当归(洗,焙)1两半,附子(炮,去皮脐)1两半,萆薢1两半,金毛狗脊(去毛)1两半,川乌头(炮,去皮脐尖)1两半,羚羊角屑1两半,白蒺藜(炒,去刺)1两半,天麻(去苗)1两半,白术1两半,杜仲(去粗皮,细锉,姜汁制,炒干)1两半,黄耆(蜜炙)1两半。
【制法】上细锉,如麻豆大,酒浸,春5、夏3、秋7、冬10日,取出焙干,为细末,以浸药酒,打面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【功能主治】瘫缓诸风,及风寒湿痹,脚膝缓弱,骨节疼痛。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30丸,食前温酒送下。
【摘录】《杨氏家藏方》卷一
虎骨丸--《圣济总录》卷七
【处方】虎胫骨(酥煮)半两,当归(切,焙)1两,安息香(酒研)半两,海桐皮(锉)1两,独活(去芦头)1两,牛膝(酒浸,切,焙)1两,赤箭半两,肉苁蓉(酒浸,切,焙)1两,金毛狗脊(去毛)半两,续断半两,萆薢1两,乌头(炮裂,去皮脐)1两,芎䓖1两,甜瓜子半两,仙灵脾半两,乳香(研)半两,防风(去叉)1两,天麻1两,石斛(去根)1两,酸枣仁(去皮,研)半两,黄松节(锉,酒炒)半两,细辛(去苗叶)半两。
【制法】上除别研外,捣为细末,酒煮面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【功能主治】摊缓风,手足不遂,口眼㖞斜,头目昏重,腰膝少力,及风气凝滞,筋骨疼痛。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15丸,温酒或荆芥汤送下,不拘时候。
资讯热点
养生爆料
精选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