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.《成方便读》:方中以竹叶、石膏清肺胃之热,然热则生痰,恐留恋于中,痰不去热终不除,故以半夏辛温体滑之品,化痰逐湿,而通阴阳,且其性善散逆气,故又为止呕之圣药,况生姜之辛散,以助半夏之不及,一散一清,邪自不能留恋。人参、甘草、粳米以养胃,麦冬以保肺,此方虽云清热,而却不用苦寒,虽养阴又仍能益气,不伤中和之意耳。
【附注】人参竹叶汤(《三因》卷五)、石膏竹叶汤(《易简》)。本方方名,《张文仲方》引作“竹叶汤”(见《外台》)。《活人书)有生姜,《医学入门》有生姜汁。本方加生姜,名“竹叶加生姜汤”(见《圣济总录》)。
【摘录】《伤寒论》
竹叶石膏汤--处方来源明·方贤着《奇效良方》
【方剂名称】竹叶石膏汤
【处方】石膏(半两) 麦门冬(去心.二钱) 人参(去芦.二钱) 炙甘草(半钱) 半夏(汤洗七次.一钱半)
【功能主治】治伏暑,内外热炽,烦躁大渴。
【用法用量】上作一服,水二钟,生姜五片,青竹叶十四片,粳米一撮,煎至一钟,不拘时服。
【摘录】明·方贤着《奇效良方》
竹叶石膏汤--处方来源:明·方贤着《奇效良方》
【方剂名称】竹叶石膏汤
【处方】淡竹叶(三十片) 石膏(三钱) 麦门冬(三钱) 半夏(一钱) 人参(一钱半) 甘草(一钱半)
【功能主治】伤寒解后,虚羸少气,气逆欲呕而渴。
【用法用量】上作一服,水二钟,生姜三片,粳米一撮,煎至一钟,不拘时服。
【摘录】明·方贤着《奇效良方》
竹叶石膏汤--处方来源: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【方剂名称】竹叶石膏汤
【处方】人参(去芦头)、甘草(炙),各二两。石膏一斤,半夏(汤洗七次)二两,半麦门冬(去心)五两半。
【炮制】上为粗末,入半夏令匀。
【功能主治】治伤寒时气,表里俱虚,遍身发热,心胸烦闷;或得汗已解,内无津液,虚羸少气,胸中烦满,气逆欲吐,及诸虚烦热,并宜服之。诸虚烦热,与伤寒相似,但不恶寒,身不疼痛,头亦不痛,脉不紧数,即不可汗下,宜服此药。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三钱,水两盏,入青竹叶、生姜各五、六片,煎至一盏半,滤去滓,入粳米百馀粒再煎,米熟去米,温服,不计时候。
【摘录】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竹叶石膏汤--处方来源: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二
【方剂名称】竹叶石膏汤
【处方】淡竹叶 石膏 桔梗 木通 薄荷 甘草(炙)
【功能主治】治痈疽肿痛,胃火内盛,口渴喜饮。
【用法用量】加生姜少许,水煎服。
【摘录】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二
竹叶石膏汤--处方来源:《诚书》卷六
【方剂名称】竹叶石膏汤
【处方】淡竹叶7片 软石膏9克 大黄(煨)4.5克 陈皮3克 藿香叶6克
资讯热点
养生爆料
精选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