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中医 > 中医文化
慈禧太后因阿胶生同治慈禧身为懿嫔时患有血症,几经御医治疗终不见效。后来试服阿胶以调经,病得痊愈而怀胎生下一子,即六年之后的小皇帝同治。朱熹孝母劝服阿胶朱熹在写给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6-02
补骨脂别名异名有故芷,骨脂,故子,故脂子,故之子,故之,故纸,怀故子,破故脂,破故纸,破故子,破骨子,婆固脂,补骨鸱,黑故子,黑故纸,胡故子,胡韭子,吉固子,和兰苋,固子,固脂,川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31
相传,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,生了一个女儿,封为永乐公主。这个公主,名虽为永乐,可从生下到十四五岁,一直啼哭,没有安乐过一天。身子长得又瘦又小,面黄发焦,动不动就生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29
辛夷之名,如李时珍所言:“夷者荑也,其苞初生如荑,而味辛也。”“辛夷”中“辛”指其味,“夷”是花蕾初生时的嫩芽—&md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28
传说宋代有个官员叫李东杰,因秉性刚直、为官清廉,得罪了不少朝中大臣,被贬到一个偏远小县当县令。赴任后他看到衙门破败,衙役们无所事事,闲聊聚赌,而积案卷宗如山,令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24
相传一千多年前,苏州虎丘山下有一织绸好手名叫刘春。随便哪种花哪种鸟,她只要看上两眼就能织出来。她所织出的花像刚摘下来一样鲜艳水灵,织出的彩鸟仿佛人一呼唤便会拍翅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18
吴茱萸的来历,民间有一个有趣的传说。在春秋战国时期吴茱萸原生长在吴国,称为吴萸。有一年,吴国将它作为贡品进献楚国,楚王见了大为不悦,不听吴臣的解释,将其赶了出去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15
七味连翘汤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14
青橘连翘饮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14
十味连翘饮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14
薄荷连翘方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14
薄荷连翘汤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14
乾隆帝深爱品茶,尝尽天下香茗。而他与连翘茶的故事,却成就了一段佳话。乾隆年间,山西平定县冠山一带产有一种“连翘”茶,茶香独特,还清热除烦,开胃爽身。但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14
传在古代一个冬春相接的季节里,天河流域突然流行一种叫风寒病的瘟疫,突发性强且传染蔓延快,致使不少村民被夺去了生命。有个叫连翘的女孩,其父母都在这次疫情中病逝,她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14
连翘是一味常用中药。但是“翘”在现代汉语中有阳平(qiáo)和去声(qiào)两种读法,连翘的“翘”该读什么呢?连翘之“翘”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5-14
中医认为,李子性味甘、酸、平,归肝、脾、肾经。有清热生津及消积功效。善治虚劳骨蒸、消渴、食积等疾患。《名医别录》中记载其能“除痼热,调中”。《滇南本草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4-29
漫谈杏仁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4-24
神奇的芦荟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4-13
苏东坡与芡实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4-12
诗词中的芡实与养生解读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4-12
芡实、莲子配伍见于多首方剂,健脾补肾、涩精止泻、止带,效力较单品更胜。《医方大成》四精丸一方,由芡实、莲肉、秋石、茯苓四药组成,用于“思虑色欲过度,损伤心气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4-12
西湖流传着苍术的动人故事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4-11
许学士与苍术丸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4-11
“花蕊石”止血的传说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4-09
花蕊石,又名煅花蕊石、花乳石,为矿石类含蛇纹石大理岩的石块,火煅研细、水飞用。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4-09
 337   首页 上一页 3 4 5 6 7 8 9 10 11 12 13 14 下一页 尾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