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中医 > 中医文化 > 正文

艾叶的前世今生

文章来源:
字体:
发布时间:2022-12-09 18:39:43

艾叶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使用较早的植物,《诗经·王风》载:“彼采艾兮,一日不见,如三岁兮。”其后,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长诗《离骚》中也提到艾:“户服艾以盈要兮,谓幽兰其不可佩。”由此可见艾叶在当时的知名度已经很高了。与《离骚》同时期的儒家经典《孟子》一书载:“犹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也。”可见艾在当时已成为重要的治病药物。gyq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
成书不晚于战国时期的《五十二病方》中载有两个用艾治病的处方。艾叶也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理论著作《黄帝内经》中提到的为数不多的几种药物之一。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撰《伤寒论》《金匮要略》中有两个用艾的处方,即胶艾汤和柏叶汤,前方取艾叶之暖宫止血作用,后方用其治吐血不止。此二方至今仍是中医临床常用之方。gyq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
艾叶被作为药物正式记载,始见于梁代陶弘景的《名医别录》,比该书更早的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了“白蒿”,据考证白蒿就是艾叶。唐代孟诜《食疗本草》最早介绍了艾叶的食疗方法及作用:“若患冷气,取熟艾面裹作馄饨,可大如丸子许。”“春月采嫩艾做菜食,或和面作馄饨如弹子,吞三五枚,以饭压之,治一切鬼恶气,长服止冷痢。”gyq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

宋代苏颂《图经本草》是最早对艾叶生药学内容有较全面记载的专著:“艾叶,旧不著所出州土,但云生田野。今处处有之,以复道者为佳,云此种灸病尤胜。”复道即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,说明宋代时河南安阳汤阴县产的艾叶质量最好,艾叶普遍被用于灸疗。明代李言闻、李时珍父子对艾叶研究颇为深入,李言闻曾著有《蕲艾传》一卷,称赞艾叶“产于山阳,采以端午,治病灸疾,功非小补。”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对艾叶的植物形态有详细的描述,对前人论述“艾叶性寒”和“艾叶有毒”的观点进行了讨论和指正,并附用艾叶治病的单方及验方52个,是收载艾叶附方最多的本草专著之一,为推动和指导艾叶的应用作出了积极贡献。此外,李时珍对于产自家乡的道地药材蕲艾更是十分推崇,他在《本草纲目》中指出:“(艾叶)自成化以来,则以蕲州者为胜,用充方物,天下重之,谓之蕲艾,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,蕲艾一灸则直透彻,为异也。”此述被后世视为有关蕲艾的经典论述而被历代医籍所转载,蕲艾也因此而闻名天下。 gyq草医世家|中医健康资讯网_草药网_民间秘方_中药查询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