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传有一日,扁鹊正准备将煅好的青礞石在桌上研成细末,为邻居阳文治疗中风偏瘫后的痰壅。门外突然喧闹阵阵,扁鹊出门问其原因,原来是阳文家的一头大黄牛近来日渐消瘦不能耕作,儿子阳宝请人将牛宰杀,发现牛胆囊中有异物,众人感到奇怪,于是拿来请扁鹊诊视。扁鹊从中取出几粒蚕豆大小的石头,擦拭干净后回到桌前,推开礞石,准备细看这奇怪的石头。这时屋外一阵惊呼,阳宝奔来告急:“家父一口气上不来,又在抽搐了!”扁鹊放下手中的怪石,立即前去诊视,急急吩咐阳宝:“快去将我家桌上的礞石拿来!”阳宝慌忙取来了药石,扁鹊令他研成细末,然后取出五分给阳文灌下。一会儿,阳文抽搐渐止,气息渐平。
扁鹊回到家里,发现桌上放的最大一块怪石不翼而飞,忙问道:“是何人动了桌上之物?”家人告诉他:“是阳宝动过,说是你叫他来拿的。”扁鹊沉思片刻自言自语道:“今日用此怪石治阳文之病,疗效神速,难道此物还有豁痰定惊的作用?!”以后,扁鹊有意用牛的结石取代礞石治病,并暗中观察。三天以后,阳文的病竟奇迹般好转,甚至偏瘫的病体,也能够稍稍动弹。
由此,扁鹊始知牛胆囊中的结石“苦凉入心肝,能清心开窍,清热解毒”,并将此结石取名为“牛黄”。
牛黄,甘,凉。归心、肝经。有熄风止痉,开窍化痰,清热解毒之功效。常用于热病神昏,中风痰迷,惊痫抽搐,癫痫发狂,咽喉肿痛,口舌生疮,痈肿疔疮等。
来源与分类
牛黄为最常用的贵重药材,消耗量很大,虽然我国产牛黄的地区很广,但以前重视不够,每年都需大量进口,故在商品上分为国产牛黄与进口牛黄两类。国产牛黄由于产区不同,其形状与气味虽稍有异,但均可同等入药。在商品上将产于华北地区的称为"京牛黄",产于东北地区的称为"东牛黄",产于西北地区的称为"西牛黄"。进口牛黄分为"金山牛黄"和"印度牛黄"两种:金山牛黄主产于阿根廷、乌拉圭、巴拉圭、智利、玻利维亚及加拿大等地;印度牛黄主产于印度。依牛黄的生长部位不同,其名称也不相同,如生长于胆囊中的称为"胆黄",生长于胆管中的称为"管黄",生长于肝管中的称为"肝黄",市场上常见的大多数为胆黄。解放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药材的生产和发展,牛黄的产量逐年增长,进口数量大大减少,1956年天津制药厂人工合成牛黄成功。目前市场上主要为分天然牛黄与人造牛黄两类。为了提高天然牛黄的产量,各地屠宰场还须要重视并加强牛黄的生产,宰牛前应对牛进行详细检查,发现病牛,应作记号,宰后仔细注意胆囊、胆管及肝管中有无硬块,如果发现有牛黄,不论大小,均应立即取出,以增加牛黄的产量,进一步保证市场的供应。
资讯热点
养生爆料
精选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