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中医 > 中药常识
白芍出杭州佳白芍十分常见,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常用的有产于安徽亳州的“亳白芍”和产于浙江磐安的“杭白芍”。白芍夏季采挖,切去头尾与须根,去外皮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1-09
白前乃肺家要药,止咳功臣。治疗风邪犯肺之咳嗽,症见咳嗽咽痒,微恶风发热,舌苔薄白,常用《医学心悟》止嗽散,方用:桔梗、荆芥、紫菀、百部、白前各36克,甘草12克,陈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1-05
主料:牛肉150克、白果7颗、豌豆20克、西红柿1只。调料:葱姜、料酒、盐、老抽、花椒粉、胡椒粉。做法:1、将牛肉洗净、切小丁粒后,用开水焯过,撇去浮沫后用葱姜、料酒、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01-04
仙茅功擅温补肾阳,散寒除湿。妇女更年期高血压症,多表现为肾阴肾阳不足和肝阳上亢的特征,症见头痛、头晕、心烦、自汗、筋惕肉瞤、阵发性面部潮红等,余常用上海曙光医院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2-27
姜是一种人们熟悉的菜肴和调味品,也是大多数人所知的一味常用中药,无论是生姜还是干姜都有一定的防病治病作用。但我们应当看到,两姜在性能与药理作用方面是有差异,不能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2-26
干制姜的原理是经过干制,水分减少到最低限度,原料可溶性物质的浓度相对提高。在干制加工中,姜本身所含酶的活性或被杀死或被抑制,使干制品能够长期保存。1 普通干姜片。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2-26
【拼音名】Shēnɡ Jiānɡ Zhī【来源】将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.洗净后打烂,绞取其汁入药。【性味】辛,微温。【功能主治】有化痰、止呕的功效,主要用于恶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2-26
一、盐渍加工1、咸姜。选用鲜姜洗净去皮,冲洗晾干后进行盐渍。每100公斤鲜姜加食盐30公斤,倒入缸内分层撒放,每天倒缸1-2次,腌制6-8天后,每天倒缸一次再腌制1个月即可封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2-26
为姜科植物的根茎。味辛,性温。归肺、胃、脾经。功能解表散寒,降逆止呕,化痰止咳。主治风寒感冒,恶寒发热,头痛鼻塞,呕吐,痰饮咳喘,胀满,泄泻。其配伍应用为:用于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2-26
生姜味辛,性微温,属发散药。常用于解表发汗、发散风寒的方剂中,以治风寒感冒。可配伍麻黄,荆芥、桂枝、苏叶等同用。也可单用生姜一味,切碎,加红糖适量煮汤饮服,治风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2-26
龙骨味甘涩,性平,属补益药范畴。龙骨有生用、煅用的分别。生龙骨有平肝潜阳、镇静安神的作用,煅龙骨有固涩收敛的作用。由于阴虚阳亢所致的烦躁、失眠,头目眩晕等症可用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2-23
龙骨常与牡蛎合用,有相得益彰之妙,善于摄敛正气,治疗痰喘;宁心安神,治疗失眠。收敛固涩,可止崩止带。治疗外感痰喘服用小青龙汤病未痊愈或愈而复发者,余常用《医学衷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2-23
石榴皮为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石榴的果皮。味酸、涩,性温,归胃、大肠经。有涩肠止泻、杀虫等功效,可治疗如下病症:黄水疮:石榴皮10克,黄柏、枯矾各5克,将上药焙干研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2-22
硫黄味酸,性热,属温热药。大补肾阳,性虽热但不燥,且能疏利大肠,治老人虚秘(阳虚而大便秘结)。内服可用于肾阳虚衰而致两足寒冷无力、阳萎,阴冷以及阳气暴绝、命欲垂微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2-22
硫黄、雄黄、雌黄、藤黄四者均是外用药品,尚可內服。其性温有毒,具有“以毒攻毒”的解毒杀虫之效。为治疗疥癣、痈疽的常用药。但四者的效用各有所长。硫黄:硫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2-12-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