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。是志贺菌属(痢疾桿菌)引起的肠道传染病。临床表现主要有发冷、发热、腹痛、腹泻、里急后重、排粘液脓血样大便。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骤、突然高热、反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1-30
1.急性菌痢:急性腹泻,伴有发冷、发热、腹痛、里急后重、排粘液脓血便;全腹压痛、左下腹压痛明显。2.急性中毒型菌痢(多见于2-7岁儿童):起病急骤,突然高热,反复惊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1-30
1.病原治疗:(选用氟啶酸、氨苄青霉素、复方新诺明、丁胺卡那霉素等)。2.中毒型菌痢治疗原则:病原治疗十回圈衰竭和呼吸衰竭治疗。3.慢性菌痢治疗原则:病原治疗+对症支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1-30
细菌性痢疾(简称菌痢)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。痢疾菌随病人或携带者粪便排出,通过手、食物、苍蝇或水经口感染,其感染剂量极小,10~100个活菌就能使健康成人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1-30
在夏秋季节,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。这是由于在炎热的夏季,胃肠功能容易失调,一旦痢疾杆菌入侵,就容易失去对病菌的抵抗力,而使痢疾杆菌在肠道中生存繁殖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1-30
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,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表现,病人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,痢疾的病后带菌者较多,恢复期带菌率约20%左右,慢性病人的排时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1-30
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民间方法有哪些?民间治疗痢疾的单方验方很多,现摘录其中一部分,以供患者参考使用。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1-30
细菌性痢疾简称痢疾,它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,近年来的医学研究发现,痢疾不仅可以通过胃肠传染,也可通过性交传染。防治方法:四环素类、链霉素类、磺胺类等多种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1-30
预防菌痢应采取综合性措施。针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措施。在农村和郊区,应以粪、 水、垃圾管理,消灭苍蝇,宣传个人卫生为主;(城市则应重点抓饮食行业、供水系统与托幼机构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1-30
细菌性痢疾又称志贺菌病,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性腹泻。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特征是起病急,发热、腹痛、脓血便,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。腹泻呈1日10多次或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1-30
(l)急性期患者要卧床休息,大便次数频繁的,应用便盆、布兜或垫纸,以保存体力。(2)饮食:以流食为主,开始一二天最好只喝水,淡糖水、浓茶水、果子水、米汤、蛋花汤等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1-30
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,夏季发病率增高。这种细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7摄氏度,因此,夏天随着气温的升高,痢疾杆菌也容易在食物、饮料、水果、蔬菜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1-30
细菌性菌痢病人的护理如下:(1)病人应给予胃肠道隔离,直至症状消失、大便培养连续两次阴性为止。(2)应卧床休息,保证充足的睡眠。(3)饮食一般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,忌食多渣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1-30
大多数急性菌痢发病一周以后,体内产生免疫力,症状逐渐好转,经过二周左右的病程自行痊愈。在磺胺药与抗生素的治疗下,绝大多数均恢复健康。影响预后的因素有菌型,志贺氏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1-30
饮食治疗的目的是减少肠道刺激,缓解病人腹泻症状,防止和纠正水电解质平衡。在发热、腹痛、腹泻明显时,应禁食,当症状稍有减轻时,可进食清淡、营养丰富、易消化、脂肪少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1-30
患儿必须隔离,食具的消毒可在开水中煮沸15分钟,玩具可给予易于消毒的木制或塑料制品。大便的处理,可以大便1份,漂白粉1/4份,放在痰盂里搅匀后加盖2小时再倒掉,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1-30
细菌性痢疾传染源,菌痢病人及带菌者。其中非典型病人、慢性病人及带菌者由于症状轻或无症状而易被忽略,故在流行病学中的意义更大。传播途径,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,直接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1-30
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,夏季发病率增高。这种细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7摄氏度,因此,夏天随着气温的升高,痢疾杆菌也容易在食物、饮料、水果、蔬菜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1-30
痢疾病人应忌用显着抑制肠蠕动的药物,这类药物虽可减轻肠痉挛和缓解腹泻,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肠壁分泌。但实际上,腹泻是机体防御功能的一种表现,且可排除一定数量的致病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1-30
为了预防菌痢传播,除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,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外,在饮食上也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,也有很多的饮食禁忌。比如,不能吃肉类浓汁及动物内脏。因其含有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1-30
细菌性痢疾的预防,政府行为方面,要搞好食品卫生,保证饮水卫生,作好疫情报告,出现疫情后,立即找出并控制传染源,禁止患者或带菌者从事餐饮业和保育工作,限制大型聚餐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1-30
中毒性细菌性痢疾,该型的特征起病急骤、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,但肠道病变和症状轻微。多见于2~7岁儿童,发病后数小时即可出现中毒性休克或呼吸衰竭而死亡。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1-30
慢性细菌性痢疾,菌痢病程超过二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菌痢。多由急性菌痢转变而来,以福氏菌感染者居多。有的病程可长达数月或数年,在此期间肠道病变此起彼伏,原有溃疡尚未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1-30
急性细菌性痢疾其典型病变过程为初期的急性卡他性炎、随后的特征性假膜性炎和溃疡形成,最后愈合。早期粘液分泌亢进,粘膜充血、水肿、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。可见点状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1-30
急性典型起病急,畏寒、发热,多为38~39℃以上,伴头昏、头痛、恶心等全身中毒症状及腹痛、腹泻,粪便开始呈稀泥糊状或稀水样,最多,继则呈粘液或粘液脓血便,量不多,每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1-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