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传染病与寄生虫病 > 疟疾
疟疾的预防,指对易感人群的防护。包括有个体预防和群体预防。个体预防系疟区居民或短期进入疟区的个有,为了防蚊叮咬、防止发病或减轻临床症状而采取的防护措施。群体预防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2-06
疟疾病原学检查:从患者周围血液中检出疟原虫,是疟疾确诊的依据。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特异性疟原虫抗体,已在流行病学调查中使用。近年来发展的新方法,如用单克隆抗体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2-06
临床诊断要点①多数病例在发热前有时间长短不一的寒战或畏寒;②体温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,持续数小时,然后很快下降,继而有不同程度的出汗。每隔2~4h测量体温1次,分析体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2-06
疟疾俗称“打摆子”。它是由疟原虫引起的,疟原虫在医学上分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、卵形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四类。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引起的疟疾,每隔一日发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2-06
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,于夏秋季发病较多。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,并且容易流行。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,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。一般在发作时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2-06
疟疾正常值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〈1:20,ELASA法≤1:40。疟疾临床意义>1:80以上者表明不久前有疟疾感染或疟疾未根治。对恶性疟疾患者抗体效价≥1:80时,可认为是带虫者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2-06
1、疟邪伏藏于半表半里,属少阳经脉部位,故历来有“疟不离少阳”之说。在治疗上,一般多使用柴胡之剂,但必须辨证,不能见到疟疾一概使用之,临床应掌握寒热往来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2-06
疟疾是以寒战、壮热、头痛、汗出、休作有时为临床特征的疾病。病因为感受疟邪,并与正虚有关。病机多为疟邪伏于半表半里,邪正相争,则寒热发作;正胜邪却,则寒热休止。其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2-06
本病为蚊虫传播,故应加强灭蚊、防蚊措施。疟疾发作期应卧床休息。寒战时加盖衣被,注意保暖,多饮热开水;发热时减去衣被。如高热不退,可予冷敷,或针刺合谷÷曲池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2-06
一、辨证要点疟疾的辨证应根据病情的轻重,寒热的偏盛,正气的盛衰及病程的久暂,区分正疟、寒疟、瘴疟、劳疟的不同。二、治疗原则疟疾的治疗以祛邪截疟为基本治则,区别寒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2-06
典型疟疾发作时,血液涂片或骨髓片可找到疟原虫,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。如果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升高,血尿和脑脊液中发现回归热病原体,有助于回归热的诊断。周围血象全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2-06
1、发作时寒战,高热,汗出热退,每日或隔日或三日发作一次,伴有头痛身楚,恶心呕吐等症。2、多发于夏秋季节和流行地区,或输入过疟疾患者的血液,反复发作后可出现脾脏肿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2-06
一、病因本病的发生,主要是感受“疟邪”,但其发病与正虚抗邪能力下降有关,诱发因素则与外感风寒,暑湿,饮食劳倦有关,其中尤以暑湿诱发为最多。夏秋暑湿当令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2-06
疟疾是感受疟邪引起的以寒战、壮热、头痛本病常发牛于夏秋季节,但其它季节亦可发生,疾颈如险而瘿,水土之使然也,可皆海中之物,但得二味,投之于汗出,休作有时为临床特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2-06
一、本病的发生,主要是感受“疟邪”,但其发病与正虚抗邪能力下降有关,诱发因素则与外感风寒,暑湿,饮食劳倦有关,其中尤以暑湿诱发为最多。夏秋暑湿当令之际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2-06
疟疾俗称“打摆子”。它是由疟原虫引起的,疟原虫在医学上分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、卵形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四类。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引起的疟疾,每隔一日发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2-06
管理传染源及时发现疟疾病人,并进行登记,管理和追踪观察。对现症者要尽快控制,并予根治;对带虫者进行休止期治疗或抗复发治疗。通常在春季或流行高峰前一个月进行。凡两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2-06
败血症疟疾急起高热,热型稽留或弛张者,类似败血症。但败血症全身中毒症状重;有局灶性炎症或转移性化脓病灶;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;血培养可有病原菌生长。钩端螺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2-06
流行病学有在疟疾流行区居住或旅行史,近年有疟疾发作史或近期曾接受过输血的发热患者都应被怀疑。临床表现典型的周期性寒战、发热、出汗可初步诊断。不规律发热,而伴脾、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2-06
血象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多次发作后下降,恶性疟尤重;白细胞总数初发时可稍增,后正常或稍低,白细胞分类单核细胞常增多,并见吞噬有疟色素颗粒。疟原虫检查血液涂片(溥片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2-06
输血疟疾潜伏期7~10日,临床症状与蚊传者相似。只有红细胞内期,故治疗后无复发。婴幼儿疟疾临床多不典型,或低热,或弛张热,或高热稽留,或不发热。热前常无寒战,退热也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2-06
疟疾的初期病征与感冒相似有间歇性发烧发冷和头痛,并可导致并发症如肺水肿、肝肾衰竭贫血、甚至昏迷。后期如不经过治疗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脑型疟、黑热尿,甚至导致死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2-06
疟疾(Malaria)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。临床以周期性寒战、发热、头痛、出汗和贫血、脾肿大为特征。儿童发病率高,大都于夏秋季节流行。疟原虫寄生于人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2-06
1、胃肠型:腹泻,稀水便,可有呕血、便血。2、急腹症型:下腹痛或全腹痛,较剧烈但腹部压痛不明显。3、心肌炎型:有心慌、心悸胸憋。4、紫癜型:有紫癜,1/3病人血小板减少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2-06
潜伏期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(口腔温度超过37.8℃),称潜伏期。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。一般间日疟、卵形疟14天,恶性疟12天,三日疟30天。感染 ... [更多详细]
发布日期:2023-12-06